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天象的不断观察,开创出了节气这种独特的历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变得科学和丰富,到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

小寒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在小寒时节,太阳运行到黄经285°,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是低于小寒的。

可见,小寒时节要比大寒更冷,但为什么依然叫“小寒”呢?原来,这和节气的起源有关。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由于小寒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 1页10条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郭公案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共有编则,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分为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