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天象的不断观察,开创出了节气这种独特的历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变得科学和丰富,到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
小寒农历节日: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本为每年年底祭祀的名称。汉蔡邕《独断》:“腊者,岁终大祭。”据《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史记·秦本纪》中就有“惠文君十二年初腊”的记载。后来,就把农历十二月叫作腊月。

可以说,“腊月”之名是中国原始社会从狩猎时期刚进入农业初期的时候——也就是在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就已经有了。根据传说,从周代开始,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很普及了。

腊月,说到底,就是一年的结尾。在农业社会,忙了一年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吃全了,这样才能有全面的营养。吃得全、收得全,这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过了腊月,就到了新的一年,而腊八粥可以把当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全包括进去,什么都不浪费,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到的一切都是爱惜的。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长得好,都能获得丰收,有个好年景,所以,腊月的种种饮食习俗,其实也是对未来的一种企盼。

腊月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每年腊月初八——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古代腊八节有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驱鬼除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古时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清祀”,周代称“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主要民俗习惯

敬神供佛

小寒农历节日:腊八节——喝腊八粥

在腊八节,民间有祭祀神佛的传统。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

在腊八节,民间有祭祀神佛的传统。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喝腊八粥

小寒农历节日: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节有喝腊八粥的民俗。腊八粥做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腊八节有喝腊八粥的民俗。腊八粥做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祭祀: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祭祀是腊八节的传统节目,在最早的时候,腊八节祭祀的对象只有八个: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水庸神——城隍,坊神——堤防,猫虎神,昆虫神。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同时许多人家也由此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腊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

腊八节喝腊八粥

中国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全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只大人、小孩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吃冰、冻冰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除了腊八粥,有些地方还有“吃冰”的习俗。腊八前一天,人们往往会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把盆里的冰敲成碎块。

在有的地方,每年腊月初七夜,家家都要为孩子们“冻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卜、萝卜刻成各种花朵,用芫荽做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水冻起了疙瘩,便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将冰块从碗里倒出,五颜六色,晶莹透亮,煞是好看。孩子们人手一块,边玩边吸吮。也有的人清晨一起床,便去河沟、水池打冰,将打回的冰块倒在自家地里或粪堆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些习俗其实都表达了劳动人民期望丰收的美好愿望。

赏梅、喝蜡梅花茶,全年不生病

在四川车溪,腊八节也叫蜡梅节。这一天,车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登上峡谷两岸的高坡赏梅。赏梅的时候要对歌,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你唱我答,歌词多是借咏梅来表达年轻人之间的爱慕之情。赏梅结束后,车溪人回到家里,取出新采集的蜡梅花,泡上一壶浓香的蜡梅花茶,全家人都喝上一杯,祈求可以全年不生病。这天,车溪人还要吃腊八粥,不过车溪的腊八粥跟其他地方有点不同,就是加进了蜡梅花。所以,比起其他地区,车溪的腊八粥更加清香,使人垂涎欲滴。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