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天象的不断观察,开创出了节气这种独特的历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变得科学和丰富,到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回娘家——消仇解怨、免灾去难

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之一。被封相后狐偃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狐偃便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敢怒不敢言。

当时的功臣赵衰是狐偃的亲家,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就被气死了。赵衰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便决心为父报仇。

到了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狐偃的女婿就把计划说出来。狐偃的女儿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已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就看着办吧!”

狐偃的女儿从此以后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觉得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最后她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自己丈夫的计划。母亲听后大惊,急忙派人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便闷在家中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到了六月初六,一大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他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也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

自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

为了永远吸取这个教训,狐偃在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后来,老百姓纷纷仿效,也都在每年六月六接回闺女,以应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天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此日为姑姑节。

古时女儿回娘家是经常性的,但是什么时候能回,要看夫家是否空闲,如农忙时节、节日期间,女儿就要在丈夫家生活。而农历六月是农闲期间,为女儿回娘家提供了方便条件,民谚说“六月六,请姑姑”,因此,妇女回娘家是天贶节的重要内容。此时,小孩也要跟随母亲去姥姥家,归来时,在前额上印有红记,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河南妇女回娘家时,要包饺子、敬祖先。妇女要在祖坟旁边挖四个坑,每个坑中都放上饺子作为扫墓的供品。

晒书——防霉

古时民间传说,九天玄女赐给宋江一部天书,让他替天行道,扶危济贫。正因为有农历六月六降天书的故事,又传说当天是龙晒鳞的日子,天晴日朗,当时又处于盛夏,多雨易霉,这种多雨天对书籍的保存十分不利,因此只要遇到晴天就要将书籍拿出来曝晒。

晒衣——晒死隐藏的虫蚁

河南民间有句谚语:“六月六晒龙衣,龙衣晒不干,连阴带晴四十五天。”此时从佛寺、道观乃至各家各户,都有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广西清晨各家宰鸡鸭宴饮后,全家动员将衣服、棉被、鞋子、首饰、箱笼等拿到晒坪上曝晒,用夏日的阳光晒死隐藏的虫蚁。晒一两小时后,要翻转再晒,然后搬回厅堂内凉一下,叠好后再放入箱笼。

祭祀虫王神——驱虫

小暑时节,由于天气的原因,六月间百虫滋生,尤其是蝗虫对农业有很大的威胁。古代人们一方面积极捕蝗,如利用火烧、以网捕捉、用土掩埋、众人围扑等方法,尽力消灭蝗虫;另一方面则祭祀青苗神、刘猛将军、蝗蝻太尉等虫王神。

翻经节——保护珍贵文化遗产

据资料记载,早在宋代,六月六就已经被定为一个节日,叫作天贶节。贶,是赐予的意思。当时的皇帝赵恒,十分信奉道教,一心想得道成仙,有一年六月初六,宋真宗突然宣称,上天保佑他,赐给了他一部天书。随后他就把这天定为了天贶节,并且还在泰山山顶建筑了一座天贶殿以示纪念。帝王一时心血来潮,编出了一则无稽之谈,当然没有多少人赞同,这个天贶节没过多久便被人们遗忘了。

但农历六月六被作为一个节日,在另外一种形式下传到了近代。清末董玉书所著的《芜城怀旧录》卷一中记述:“石塔寺,即古木兰院,旧存藏经,寺僧每于夏季展晾。”这就是佛寺里的翻经节。

扬州民间的写经和佛教丛林里的藏经,在全国都是很有影响的,所以扬州寺院里的晒经,尤为重要。早在隋代,由于隋炀帝的大力提倡,扬州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之一。扬州刻经多,藏经也多,市区三百多座寺庙、庵堂里所藏的经卷不计其数。梅雨季节里,衣物容易生霉,经书也易发霉生蠹,寺院里就在每年六月六把经书翻开,摊在烈日下曝晒,人们便把这天叫作翻经节。

寺院里晒经是为了保护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古时,有些信佛的妇女在这天也主动地到寺庙里参与翻经念佛,但她们的翻经是另有目的,她们认为一生中到寺庙里参加十次翻经,来世就可以转为男身。顾禄《清嘉录》卷六记载:“诸丛林各以藏经曝烈日中,僧人集村妪为翻经会。谓翻经十次,他生可转男身。”这当然是愚昧可笑之谈,到了近代,此俗便逐渐消亡了。

如今,翻经节的民俗活动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仅少数地方还保留至今。在六月六日早晨,江苏东台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掺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家家晒龙袍”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种衣服。关于“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传说,据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此日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发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这日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有句俗谚叫作“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六月六求平安

在一年四季中,盛夏和腊月是对老弱病残者最有威胁的两个季节。这两个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因此在农历六月六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山东临朐地区在六月六祭山神,祈求“男人走路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邪”。大象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动物,也用于杂技,农历六月六要为大象沐浴,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也常以大象为吉利的象征。除洗象外,六月六也洗其他牲畜。另一种求平安的方式是在大雨将至之际,如天气连阴不止,闺中儿女将剪好的纸人悬挂在门的左边,称扫晴娘。人们企图利用扫晴娘把阴云驱散,以期迎来阳光充足的晴天。这种剪纸在中国北方广为流传,如陇东地区称为扫天婆、扫天娃娃、驱云婆婆等。这些纸人皆为妇女形象,手各持扫帚或树枝,做驱云赶雨的姿势。

除此之外,在农历六月六这天还有不少娱乐活动。广东地区有划龙舟活动。山东地区认为农历六月六是荷花生日,因此在节日期间赏荷、采莲,市场上还出售荷花玩具,妇女或儿童还喜欢用荷花的汁液染指甲。

六月六主要民间风俗习惯

回娘家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晋南地区称六月六为“回娘家节”。每逢六月六,出嫁的老

晋南地区称六月六为“回娘家节”。每逢六月六,出嫁的老少姑娘们都要回家歇脚,与家人团聚。

晒衣晒书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民间在六月六有晒衣晒书的习俗。因为这一时节天气潮湿

民间在六月六有晒衣晒书的习俗。因为这一时节天气潮湿,书籍衣物容易生霉,所以要在阳光下曝晒。

祭祀虫王神——驱虫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六月六“虫王节”。祈求能驱逐害虫,确保庄稼丰收。

六月六求平安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六月六求平安。民间常以大象为吉利的象征

六月六求平安。民间常以大象为吉利的象征,在这一天一些地方给大象沐浴,以求吉利。在山东临朐,人们祭拜山神,祈求平安。如果此时正逢阴雨连绵的天气,人们就会剪出扫天婆、驱云婆婆等纸人,以求驱散阴云。纸人皆为妇女形象,手持扫帚或树枝,做驱云赶雨的姿势。

虫王节——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

每年农历六月六是民间的虫王节。为了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在六月六还有不少宗教活动。辽宁盖州有八腊庙会,是一种驱虫祈雨的活动;北京善果寺有数罗汉活动,以占卜吉凶;山东民间在农历六月六祭东岳大帝神,举行东岳庙会。农历六月六又是麦王生日。山东民间还认为农历六月六是海蜇生日,如果当天下雨,海蜇就会丰收。农历六月六开始进入夏闲,妇女纺纱织布,准备过冬的衣料。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