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农历节日:浴佛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公元前623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天上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这天便被称为浴佛节,又称佛诞节。这一节日开始在中国流行,成了中国的传统宗教节日之一。

史籍中对浴佛节有不同的记载。蒙古族、藏族地区以四月十五为佛诞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故在这天举行浴佛仪式。汉族地区在北朝时浴佛节多在四月初八举行。后不断变更、发展,北方改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举行,南方则仍为四月初八,相沿至今(俗称四月八)。傣族的泼水节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举行。

庆祝浴佛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浴佛节又名佛诞节。

相传农历四月初八(阳历一般认为是5月12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举行各种庙会。这天,各地佛寺举行佛诞进香。在北方地区,传说农历四月十八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这天会举行妙峰山庙会。南方的九华、龙华、姑苏等地也均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还有堆佛塔活动。可见,中国的庙会是多元的,既有佛寺庙会,也有道教庙会,还有佛、道、儒相结合的庙会。

老北京的各个佛寺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都有对释迦牟尼的纪念活动——功德法会,法会的一项重要仪式就是用香水浴佛。

斋会——人们讨浴佛水,以图吉祥

浴佛节有一种习俗,就是斋会。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农历四月初八赴会,念佛经、吃斋。由于与会者要吃饭必须交“会印钱”。饭菜有蔬菜、面条和酒等。

节日期间的主要饮食是“不落夹”。“不落夹”为蒙古语,是对粽子的称呼。还有一种乌饭,方法是以乌菜水泡米,蒸出后为乌米饭。这种食品本为敬佛供品,后来演变为浴佛节的饮食。有些地方在节日期间还有放船施粥的风俗。在浴佛节期间,人们要讨浴佛水,以图吉祥。

结缘——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

浴佛节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老北京盛行舍豆结缘的习俗。何谓“舍豆结缘”呢?佛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识是前世就结下的缘分,所以俗语有“有缘千里来相会”之说。因黄豆是圆的,而圆与缘谐音,所以以圆结缘,浴佛日就成了舍豆、食豆日。这个习俗起于元代,盛于清代。清宫内每年的四月初八这一天,都要给大臣、太监以及宫女们发放煮熟的五香黄豆。

北京的寺院农历四月初八开庙时,在焚香拜佛后,还要将带来的熟黄豆倒在寺庙的笸箩里,以代表跟佛祖的结缘。在百姓家,这一天,妇女早早用盐水把黄豆煮好,然后在佛堂里虔诚地盘腿而坐,口念“阿弥陀佛”,手中捻豆不止,每捻一次都代表对佛的虔诚,用此法修身养性。在去庙会的路上,常有一些妇女挎着香袋,拿着香烛,挨家去索要“缘豆”,不管认识不认识、信佛不信佛,大家都十分真诚地给一些黄豆,不拘多少,只为结缘。那时的一些达官贵人,还常把煮好的黄豆盛在器皿内放在家门口外,任路人取食,以示自己与四方邻居百姓结识好缘,和谐相处,确保一方平安。

放生——将小龟、小鸟等带出放生

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还流行放生习俗。有关放生,在宋代已有记载。古代有承美放生的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流传到近代则是一些佛庙的僧侣和平民百姓,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把自己养的或买来的小乌龟、小鱼、小鸟等带到河边或山野放生。

浴佛节主要民间风俗习惯

斋会

浴佛节期间,僧家会召集善男信女在农历四月初八赴会念佛经、吃斋。一些地方还有放船施粥的风俗。

结缘

结缘活动主要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因豆“圆”与“缘”谐音,民间常舍豆结缘。

放生

佛教主张不杀生,浴佛节期间有放生习俗。农历四月初八这天,人们会将小鱼、小龟等带到河边放生。

求子

浴佛节期间盛行拜观音求子。不育妇女于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跪拜观音,以求赐得一子。

求子——拜观音和送生娘娘,以求吉利得子

虽然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但是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愿望也表现在节日活动中,求子就是一个突出例子。这天,各地拜观音求子者不胜枚举。《吉林奇俗谈》中说:“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开庙会,求嗣者诣观音阁。赂庙祝,于莲座下取纸糊童子一,归家后置褥底,俗谓梦熊可操左券。”这种取纸娃娃与抱泥娃娃性质是一样的。山东聊城地区有观音庙,神案前有许多小泥娃娃,有坐者、有爬者、有舞者,皆男性。四月初八这天,不育妇女多去拜观音和送生娘娘,讨一个泥娃娃,以红线绳套住脖子,号称拴娃娃。有的还以水服下,认为这样能怀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还盛行押子,即在树上押一石,拴红线,以求吉利得子。陕西延安有一个清凉山庙会,祈求龙王降雨。同时设铡关,十二岁以下孩童腰扎草绳,手抱公鸡,先从铡刀下扔过公鸡,接着自己爬过去,俗称过关,意味着成年,从此便年年平安,以求吉利。

拜药王——祈祷健康

浴佛节期间,各地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如庆祝菖蒲生日、农历四月十八解灾等。人们也崇拜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捡神药,进行采药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流行巫医,后来中医、中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不少名医,如扁鹊、李时珍等。中医是民间看病的重要手段,人们很崇拜中医的祖师爷——药王、医圣。

占卜、赛神——农田大丰收

我国农村在浴佛节这天有凭风向占卜谷价贵贱的习俗。民谣说:“南风吹佛面,有收也不贱。北风吹佛面,无收也不贵。”也有乡民利用这个机会赛社神、剪纸为龙舟,巡行阡陌,在农田里插上小旗,祈祷能治虫害。陆游在《赛神曲》一文中说:“击鼓坎坎,吹笙呜呜。绿袍槐简立老巫,红衫绣裙舞小姑。乌臼烛明蜡不如,鲤鱼糁美出神厨。老巫前致词,小姑抱酒壶:愿神来享常欢娱,使我嘉谷收连车;牛羊暮归塞门闾,鸡鹜一母生百雏;岁岁赐粟,年年蠲租;蒲鞭不施,圜土空虚;束草作官但形模,刻木为吏无文书;淳风复还羲皇初,绳亦不结况其余!神归人散醉相扶,夜深歌舞官道隅。”这些记载都说明了人们盼望大丰收的希望。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