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因此被称为中秋。农历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时段,中秋也称作仲秋。八月十五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民间很早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据说古代齐国姑娘丑女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随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宫里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了她,觉得她美丽动人,于是就册封她为皇后,中秋拜月习俗由此而来。传说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许多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朝,中秋赏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不论贫富、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庇护。南宋时,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秋分节气的三候
秋分时节气象和农事的特点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延伸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说法了。后来的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节,对着天上月亮,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慢慢成为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定为固定的节日,《唐书》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盛行于宋朝,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嫦娥奔月的传说
后羿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随后他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做他的妻子。后羿除了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有志之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据说,服下一颗仙丹的人可以长生不老,服下两颗仙丹的人就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两颗仙丹交给嫦娥珍藏起来。
嫦娥将仙丹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时,被小人逢蒙偷窥到了,他想偷吃仙丹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打开百宝匣,拿出两颗仙丹一口气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后,身子立刻感觉轻飘飘能够飞了,她于是飞出窗口,向天空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后羿,便飞落到距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太阳落山时,后羿又累又饿回到家里,没有看见爱妻嫦娥,便询问侍女们是怎么回事。侍女们哭着向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不料逢蒙早已逃亡。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朦胧中他惊奇地发现,当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五,而且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飞一般的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月亮。
后羿思念妻子嫦娥心切,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老百姓们听说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每年到农历八月十五,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祭拜嫦娥,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赏月、望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自祭月,严肃的祭祀后来变成了轻松的欢娱。《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及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是没有形成习俗。到了唐朝,中秋赏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赏月游人,达旦不绝,热闹非凡。可见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赏月。”京城大多数的店家、酒楼在这一天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水果或者精制食品,老百姓们纷纷登上楼台看热闹,一些有钱人家以及读书人在自己的楼台亭阁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饮酒作诗赏月。
中秋节主要民俗习惯
拜月
中秋节,民间有拜月的习俗。拜月由祭月而来,中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拜月,是向月神表示敬意,中秋无论能否看到月亮,都可以拜月。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祭拜即可。
赏月
中秋时节,北方干冷气流南下,空气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因而出现秋高气爽、夜空如洗的天气,这个时期月亮显得格外皎洁,使人容易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皎洁的明月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适合全家人坐在一起欣赏交流。
吃月饼
月饼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中秋节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圆饼也圆,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月饼是必食之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代开始,至明、清发展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月饼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团圆馍
团圆馍是在面饼上雕出各种花纹,在两层面饼中间夹有一层芝麻。精美的花纹体现出妇女的心灵手巧,当中的芝麻营养丰富,圆形的面饼寓意着团圆,全家分食象征着福泽全家,是中秋节含义最深刻的食物。
时至今日,民间许多地方还有望月的习俗。安徽一带民谚云:“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黄河中下游地区,中秋节的晚上男女老少登高望月,称月亮的明暗可以卜来年元宵节天气的阴晴。
吃月饼:团团圆圆
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又称作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也曾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节晚上,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填充桂花、芝麻、包糖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年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保存起来,表示人人有份、合家团圆。
如今的月饼,各地因地区不同,人们口味不同和用料、调味、形状的差别,形成不同文化风格的月饼品种。目前主要的月饼品种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滇式等多种。
走月亮:联姻、求子
中秋佳节,走月亮简称“走月”,又称作“踏月”“游月”“玩月”等。中秋节天高气爽,女士们结伴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或郊野阡陌,或进出尼庵,摆设香案,望月展拜,或唱歌跳舞,弹琴吹奏,通宵达旦,即使名门闺秀,也突破规矩,盛妆出游,无人阻止。有的姑娘,悄悄约上恋人;有的借出游之机,寻求佳偶。南京过去“走月”还有一种特殊风俗,凡没生育的妇女,要去夫子庙,随后跨过一座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传说经过“走月”的静沐月光后,不久将能怀孕。
玩花灯:秉灯夜游,灯来灯往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花灯。中秋玩花灯大多集中在南方。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花灯包括各式各样的彩灯,如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广州、香港的小孩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子灯、阳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杆中,再竖到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喜添美景。广西南宁除了用竹纸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画出图案,穿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就可以了。南瓜灯、橘子灯也是将瓤掏出后制作而成的。这些灯外表朴素而制作简易,很受欢迎。近年来,南方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前,利用机器制造出采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彩灯,还有用塑料电子元器件制成的各式各样的新型电子智能花灯供儿童玩耍,虽然花灯更上档次、花样繁多,但少了一种旧时手工花灯的纯朴之美。
烧塔:纪念元末农民起义
烧塔是中秋传统节日民间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
相传烧塔是汉人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起义信号。元朝统治天下以后,采取种族歧视的政策,蒙古贵族没收了汉人的马匹和兵器。剥夺人民游神赛会的权利,甚至不容许百姓夜行和夜间点火。元朝末年,黄河连年水灾,物价飞涨,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此时。韩山童、刘福通等白莲教首领便利用宗教做掩护,发动农民起义。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2年)夏天,刘福通领导的白莲教——红巾军在皖北豫南一带举起反元旗帜,得到全国各地的普遍响应。潮汕人民为与周边统一步调,按事前密约,于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在空旷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烧大火,作为起义行动信号,一齐动手,宰杀那高居人民头上的蒙古贵族。后来,烧塔便成为中秋佳节习俗世代流传下来。
民间中秋节潮汕烧塔多为青少年娱乐活动,中秋节前夕,人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据积聚瓦片的多寡及参与者的年龄层次而定,十岁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两三尺高。青年砌的规模较大,由于他们年龄大些,会从四方八面搬来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烟囱,供吐火舌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中秋节夜晚,月亮升至半空以后开始点火,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噼啪啪响声,再撒上硫黄,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习俗作为活动竞赛项目,塔建得高大、燃烧得剧烈,经集体评议后可以给予奖励。
兔儿爷:祈求中秋顺遂吉祥
兔儿爷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区,又称“彩兔”。传说古时候,老北京城里突然闹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有病人,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消灾治病。于是,玉兔变成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狮子或老虎,走遍了老北京城内外,直到瘟疫消除。为了纪念玉兔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便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玉兔——“兔儿爷”,以祈中秋顺遂吉祥。
人们常见的“兔儿爷”,一般都是铜盔金甲的武士模样,而且,插在头盔上的野鸡翎只有一根。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兔儿爷”的翎子——独挑。后来,“兔儿爷”又由单个武士,发展成整出武戏的“兔儿爷”,如《长坂坡》《天水关》《战马超》《八蜡庙》等,其服装、道具,无一不和舞台上相似。再后来,又有了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兔儿爷”,甚至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还把“兔奶奶”也请到了供桌上,让他们夫唱妇随,二者的衣着打扮,也随着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
舞火龙——驱除瘟疫
传说很早以前,香港铜锣湾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大蟒蛇,四处作恶,伤害人畜,村民们非常气愤,齐心协力把它降服,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区便开始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随后年年岁岁,中秋节舞火龙就传承下来。
舞火龙活动也是香港中秋节最富有传统特色的习俗。从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约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所有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观众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
团圆馍——祈盼团团圆圆
中秋佳节,民间有吃团圆馍的习俗。陕西长安、河南豫西等地区家家户户中秋节要做团圆馍吃。吃时切成许多尖牙的形状,给全家每人分一牙,如果有人短期外出,可以保存下来,等他(她)回来再吃;假若姑娘已经出嫁了,也要派人送去。此举目的也是祈盼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