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主要民俗:戴楸叶、贴秋膘、摸秋、尝秋鲜

戴楸叶:寓报秋意

每逢立秋之日,各地农村有戴楸叶的风俗。楸叶,即楸树之叶。楸是大戟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3丈,干茎直耸可爱,叶大,呈圆形或广卯形,叶嫩时为红色,叶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据说,当时人们认为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据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人们剪花插戴,可见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临安岁时记》:“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可见南宋在立秋这天戴楸叶的情景,与北宋相同。戴楸叶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一直流传,至今不衰。

进入近代,民间各地也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河南郑县盛行立秋日男女戴楸叶。山东地区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儿童采集来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现在某些农村,每年立秋前后,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有人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在阳光下戴上,既可以乘凉,又可以消暑,平平安安进入“处暑”“白露”。

贴秋膘:大鱼大肉进补

立秋,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民间流行在立秋当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称的重量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需要大“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尤其在北京,立秋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家庭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这个习俗源自北方农村,由于以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经过夏季辛苦劳作,人们精力损耗较大,为了弥补劳动者身体的劳损,到了立秋节气就要做些营养丰富的菜肴,给那些壮劳力补补身子,也就是所谓的“贴秋膘”。后来,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部分农村早已圈进城市,但是民俗还是保留了下来。随后,城里也潜移默化地流行起“贴秋膘”的习惯。

摸秋: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

在“立秋”之夜,民间有“摸秋”的风俗。人们悄悄结伴去他人的瓜园或菜地中摸回各种瓜果、蔬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追究,据说立秋夜丢失点“秋”还吉利呢。这天夜里没有小孩子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瓜园或菜地,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按照传统风俗,立秋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是不允许责怪的,即使发现了,也装作没有看到,甚至暗中帮忙“摸秋”“逃跑”。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立秋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为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会严肃约束孩子,不准到别人瓜田、菜地里拿人家的任何东西。据说这个风俗源于元末农民起义军的一次行军转移活动。

传说在元末的时候,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们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民之事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不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士兵饥饿难忍,在路边田间摘了一些瓜果、蔬菜做饭充饥。此事被义军首领知晓,按军法当斩。天明准备将他们按军法处置时,村民得知这支队伍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军规后,纷纷端来饭食请队伍笑纳,并向主帅求情,设法开脱士兵的过错,村里一位老人随口说道:“按祖传规矩,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士兵因此获免死罪。那天晚上正好是立秋,从此民间便留下了“摸秋”的风俗习惯。

立秋时节重要的民俗习惯

贴秋膘

经历了夏日的辛勤劳作,人们在立秋这天欢聚

经历了夏日的辛勤劳作,人们在立秋这天欢聚一堂,享受美味的肉食,补充劳动所消耗的精力,预防因季节转换而得痢疾等疾病。

摸秋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中秋之夜流行着摸秋的习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中秋之夜流行着摸秋的习俗。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

尝秋鲜

入秋后,正是山货、干果、水果、蔬菜丰

入秋后,正是山货、干果、水果、蔬菜丰收之时,百姓人家讲究“尝秋鲜”,人们认为吃新粮新蔬果最富有营养。

秋社

立秋过后,大家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带来了

立秋过后,大家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带来了一年好收成,在一起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并且在家中准备美食,款待宾客。

咬秋:吃西瓜防病,吃饺子五谷丰登

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作“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不放。北京的习俗是立秋那天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苏各地立秋时刻吃西瓜“咬秋”,认为可以防治生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湖州一带,传说立秋日吃西瓜、喝烧酒,可以避免患上疟疾。

天津等地也流行“咬秋”,但“咬秋”“咬”的是西瓜,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认为可免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到立秋当日吃下,主要是为了清除暑气和避免痢疾。

在上海郊区农村,咬秋这个习俗变成了向亲友邻舍馈赠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家种的瓜,但这天必须吃亲友送来的瓜,除调换口味外,主要是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改进种植技术。

在山东,立秋当天,年长者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以祭拜,祈求立秋以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祭拜过后,全家人围在一起,齐上阵剁肉馅、擀饺子皮、包饺子,煮饺子,一起吃饺子“咬秋”。

吞服红豆、“补秋屁股”

传说有些地区为了预防疟疾的泛滥,在立秋日用凉水吞服红豆,河南郑县把红豆称为“避疟丹”,浙江地区多用井水来吞食红豆。在云南镇雄,据唐宋时记载:“先以布袋盛红豆入井底,及时取出,男女老幼各吞数粒,饮生水一盏,以为不患痢疾。再后来,人们用五色或七色布,剪成大、小不同方块,错角重叠,粘连缝就,载于小儿衣后,叫作‘补秋屁股’”“。可见,吞服红豆、补秋屁股”预防疾病、辟邪的民俗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了。

尝秋鲜,吃饺子、渣和茄饼

传说旧北京时,立秋新粮一上市,人们就都忙着去集市或粮栈买新粮,有“尝秋鲜儿”的习俗。用新麦面包饺子或吃炸酱面,用黄澄澄的新棒子渣熬粥,用新高粱米煮捞后蒸锅红米饭,看着做好的饭食高兴,吃起来更觉得格外香。有些城里百姓还自己有个小石磨,买些老棒子粒儿自己推磨磨成渣和粉,熬出来的棒子面粥,蒸的黄金塔式的窝窝头,再就点自酿的大酱、炸成的虾米皮酱或自家腌制的酱萝卜,吃起来味香,别提多舒坦。老北京人秋后爱吃螃蟹,除街市大饭庄可品尝外,也有从北京东边海河运来的螃蟹等,由商贩挑担在胡同里叫卖。螃蟹富含蛋白质等,民间有用秋蟹养生之说,据说吃蟹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因此大受欢迎。立秋后街市里的水果摊有大量新鲜瓜果上市,果农及小贩也赶着大马车、挎篮、挑担在胡同里吆喝着叫卖新鲜的玉米、莲藕、菱角、鸡头米、落花生、酸枣儿、葫芦形的大枣、京白梨、香槟子、沙果儿、大柿子以及核桃、栗子等众多瓜果,这些新鲜的瓜果成为孩子们爱吃的零食,也让北京人大大地尝了个秋鲜儿。

在我国东部沿海山东胶东半岛地区,立秋之日的饮食也很有讲究,中午的饭食一般吃水饺或面条,招远、龙口称“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长岛、莱阳、海阳等地则说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吃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在江苏苏州一带,立秋这一天用茄子调和面粉做茄饼吃。

这些食俗基本上都是为了预防立秋后腹泻、痢疾等疾病,足见我国劳动人民颇为重视立秋后常见病的防范。

祓秋:消暑

立秋之日,家家户户吃西瓜、脆瓜,儿童还吃炒萝卜籽或炒白药,俗称“祓秋”。在浙江定海一带,立秋这一天,儿童食蓼曲(俗名“白药”)、莱菔子,以为可去积滞。浙江舟山一带,则是给小孩子吃萝卜子、炒米粉等拌和的食物,以防积滞。浙江镇海、奉化一带,给儿童吃绿豆粥,服酒曲,认为孩子吃了以后会长得快,长得壮。民间“祓秋”这个习俗,据说主要是为了消暑。

饮水消暑

在江浙一带,有立秋时饮用刚从井中新打的“新鲜水”的习俗,据说这样既可免生痱子,又可止痢疾。在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时分,目前多数市场随处可见的年历小册子上都标有立秋具体时间),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各饮一杯水,认为可消除积暑,以防疟痢,秋来不闹肚子。

秋社:祭祀土地神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来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代五谷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诸神报谢。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后世,秋社渐微,其内容多与中元节(七月半)合并。唐韩偓《不见》中记载:“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中记载:“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板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公妻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宋吴自枚《梦粱录·八月》中记载:“秋社日,朝廷及州县差官祭社稷于坛,盖春祈而秋报也。”清顾禄《清嘉录·七月·斋田头》中记载:“中元,农家祀田神,各具粉团、鸡黍、瓜蔬之属,于田间十字路口再拜而祝,谓之斋田头。案:韩吕黎诗:‘共向田头乐社神。’又云‘愿为同社人,鸡豚宴春秋……则是今之七月十五日之祀,犹古之秋社耳。”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