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农历节日:七夕节

七夕节

七夕节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别称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香日(俗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等。七夕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之一。

传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是牛郎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民间则有妇女乞求智巧之事。“七七”之夜,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共结百年之好的时候,更是才女们一展才华、巧女们争奇斗巧的时候,也是家庭和睦、老幼和谐、共享天伦的时候。

最早相关资料《夏小正》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汉代出现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古诗十九首》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句子,《淮南子》上还出现了“乌鸦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传说。民间已有七夕看织女星和穿针、晒衣服的习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当时太液池西边建有“曝衣楼”,专供宫女七月七日晾晒衣服之用。到晋朝时,民间出现了向牛女二神祈求赐福的活动,这些就是后来“乞巧”活动的萌芽状态。

宋朝时陈元靓《岁时广记》转引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除,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河鼓(即牵牛)、织女。”并说,如见天空有奕奕白气或光耀五色,就是二星相会的征兆,人们可拜求乞富、乞寿、乞子。南朝时梁任昉《述异记》中也记载了较为完整的牛郎织女的传说。

再到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曾多次被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乞巧节在宋元之际已经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中

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描述这个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热闹情况,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当时乞巧节的节日隆重程度。

牛郎织女的传说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偷偷地自由恋爱,且私订了终身。但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女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孙女,王母娘娘一怒之下,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惩罚织女没日没夜地织云锦。

有一天,众仙女们向王母娘娘恳求去人间游玩一天,王母娘娘当天心情比较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看到织女终日忙忙碌碌不停地织锦,便一起向王母娘娘求情让织女也共同前往,王母娘娘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答应她们众姐妹的请求。

话说牵牛被贬下凡之后,投胎到凡间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牛郎是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一起过日子,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一年秋天,嫂子让牛郎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没说话,只是默默地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牛郎坐在树下暗自伤心,他不知道何时才能有十头牛才能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牛郎如实相告。得知他的遭遇后,老人安慰他:“孩子,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老人说完话后就消失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在伏牛山脚下找到了那头病倒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不轻,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好多天,老牛吃饱了,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老牛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天庭,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老牛还告诉牛郎,自己的腿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清洗一个月才能痊愈。

牛郎不怕辛苦,到处采集花露,悉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直到老牛病好后,牛郎兴高采烈地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牛郎回到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做伴。

有一天,老牛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一趟碧莲池,那儿将有几个仙女来洗澡,其中穿红色衣服的那个女子人品最好,你把她的衣服藏起来,随后穿红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便听老牛的话去了碧莲池,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便纷纷穿上衣裳,像鸟儿般的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穿无法飞走的仙女,她就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这个小伙子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

牛郎和织女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他们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纸里包不住火,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发誓一定要派遣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回天庭问罪。

有一天,织女正在做饭,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琢磨着自己偷偷来到凡间的事可能暴露了。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保存下未,然后厚葬了老牛。

突然有一天,天空狂风大作,雷鸣闪电交加,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了,可就在这时,王母娘娘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刹那间,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织女和牛郎之间。

织女眼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可爱的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王母娘娘看到此情此景,也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所感动,于是网开一面,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并且限定每年七月初七,让他们全家团圆一天。

从此以后,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初七,喜鹊从四处飞来为他们搭桥。

乞巧:盼蜘蛛结网、吃饺子、咬住铜钱和针、针线活比赛

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传统的习俗。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人们陈列瓜果乞巧,如有蜘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捉蜘蛛一只,放在盒里,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乞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针的心灵手巧,吃到枣的很早结交到如意郎君且早婚。

七月初七主要民间风俗习惯

乞巧

七夕之夜,民间有妇女乞求智巧的活动。女子

七夕之夜,民间有妇女乞求智巧的活动。女子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捉蜘蛛一只,放在盒里,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吃巧果

七夕期间,女子们将面粉、白糖、芝麻等物

七夕期间,女子们将面粉、白糖、芝麻等物做成各种精妙的形状,炸熟后食用,来祈求能有巧智,心灵手巧。

拜织女

七夕当夜,女子们会相约一起祭拜织女,祈求

七夕当夜,女子们会相约一起祭拜织女,祈求赐予巧智和如意郎君。祭拜后嬉戏玩耍,互诉心事。

听悄悄话

七夕夜有听悄悄话的风俗。相传,七夕之夜

七夕夜有听悄悄话的风俗。相传,七夕之夜月圆之时,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

拜魁星

俗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

俗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青苗会

“青苗会”是农人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

“青苗会”是农人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各村各庄的农民潮水般涌向“青苗会”举办地参加活动,整个“青苗会”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陕西一带的女孩子们采取竞争比赛进行乞巧活动。她们用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巧姑”(又叫巧娘,即织女)形象,并让它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育好的豆芽、葱芽,剪下一截,放入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光下的芽影,来占卜她们的巧拙;并比赛穿针引线,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举行剪窗花比赛,看谁剪得花样既好看又快。

福建一带的姑娘不仅组织乞巧活动,而且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求爱情的活动。进行的乞巧活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采用占卜的办法来判断自己是巧还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采用针线活比赛的办法,看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丰盛礼物奖励给得巧者。

取河水饮用辟邪治病

广西部分地区传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七仙女要下凡到河里洗澡,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称作“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到河边挑水,取回后倒入事先买好的新水瓮储存起来,待日后慢慢饮用。

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1年),《西宁县志》记载七夕之水:“五更汲井华水或河水贮之,以备用。”《苍梧县志》也曾记载:“取河水、井水贮瓮,经久不变味,谓之‘银河水’。”《贵县志》也曾记载:“汲河水贮藏瓮中,名曰‘七月七水’,中热毒者每以之调药。”《罗定志》中也曾记载七夕水说:“是日汲水,谓之‘天孙圣水’,以备醯酱、药饵之用。”由此可见,七夕节到河里取水饮用辟邪治病的习俗由来已久了。

拜仙:拜织女、拜魁星

1.拜织女

七夕节,少女、少妇“拜织女”。少女、少妇们组织自己的朋友或邻里们,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来人,一起祭拜织女。祭拜的一般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放置一个小香炉。参加拜织女的少女、少妇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都按时到主办的家里来,到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果少女们希望长得越来越漂亮或者将来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希望能够早生贵子、丈夫能够有出息等,都可以向织女星祈祷。拜织女一般要进行到半夜时分才会散场。

2.拜魁星

传说七月初七是魁星爷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因此多数读书人在七夕这天祭拜魁星爷,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金榜题名。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十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魁星爷主掌考运的缘故。

“拜魁星”活动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头(公羊,留须带角),煮熟,两角束红纸,置盘中,摆于“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随便。参加拜魁星的:于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罢,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席间必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以桂圆、榛子、花生三种干果,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上述三种干果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行滚动,某种干果滚到某人跟前停止下来,那么,就预示着某人中状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干果各方向都滚偏,则大家都没有“功名”,须重新再投,称“复考”;都投中,称“三及第”;其中二颗方位不正——比如桂圆、榛子都不中,只花生到某人跟前,而某人即中“探花”。这样投一次,饮酒一巡,称“一科”,而谓“这科出探花”,大家向“探花”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继续“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不参加。这样吃喝玩乐,一直玩到在座都功成名就为止。最后散场时鸣炮烧纸镪,“魁星爷”像也和纸镪一起焚烧,等于谢过魁星爷并且道别。

吃巧果:祈盼自己或友人灵巧

七夕节民间习俗吃巧果。巧果又称作“乞巧果子”,花样较多。主要的原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在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拟物食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巧果做成后,到晚上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人和亲友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浩瀚的夜空,一边品尝各种巧果和其他食品,人人祈盼自己或亲友会变得灵巧起来。

青苗会:期望当年好收成

七夕节,民间有些地方举办“青苗会”。“青苗会”是纯朴善良的稻农们敬畏大自然,期望风调雨顺和上天保佑五谷丰登的祈祷活动。

七月七这天日头上一竿,“青苗会”准备就绪,祭台上摆好三牲五谷,上方悬挂身着龙袍、长髯飘逸的龙王像。震耳欲聋的鞭炮响过后,会场鸦雀无声。在司礼“开祭”的唱声中,鼓乐齐鸣,与会男女跪伏在地三叩九拜。庄严肃穆的典礼完毕,接踵而来的便是民间大戏。

“青苗会”活动,从太阳东升到暮色降临,戏台前面的宴席上,男士们猜拳行令喝酒,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女士们品尝着美味佳肴、干果,谈论着东家长、西家短,拉开家常话。人们玩得兴高采烈,如同钻入蜂箱一样,人声鼎沸,热闹之极。

还有一些农民趁这空闲时间手提土特产礼物、穿着过年的行头走亲访友。“青苗会”要整整热闹十天。戏台上好戏连台,有秦腔、新疆曲子,剧目以传统古装戏为主。一直闹腾到七月十七,“青苗会”最后一个高潮来临。清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会场,在祭台前燃烛焚香,再进行一次祭祀仪式后,恭送吃好喝好的龙王爷和诸位神仙上天,这就如同现在一些大型活动的闭幕式仪式一样。紧接着再大开宴席,宴请各组织代表和农民,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入席,全部由农会出资,免费美餐一顿,至此本年度“青苗会”结束。据说龙王爷和诸位神仙看了大戏、享用了供品后,就会保佑人们当年丰收。

七夕夜听悄悄话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夜晚,有许多少女们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瓜棚下,或者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可以隐隐约约地听到仙乐奏鸣,听到织女和牛郎在互诉相思之情。相传如果姑娘们在夜深人静之时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那么待嫁的姑娘日后便能赢得千年不渝的真正爱情。

送巧人:希望孩子心灵手巧

七夕节浙江台州地区流行送巧人。清代光绪《玉环厅志·风俗篇》中记载:七夕,亲友买巧酥相馈赠。七夕前,许多民间糕点铺及作坊,准备面粉加糖酥,喜欢在木模中压成二寸来长织女形象的酥糖,然后,头足染上各种颜色,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七夕节这一天,孩子的舅舅、姑母、义父,都必须购买,赠送给外甥、内侄或义子。至今,此风俗还在一些地区流行。长辈们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够像织女般心灵手巧。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