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天象的不断观察,开创出了节气这种独特的历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变得科学和丰富,到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
“入梅”和“出梅”

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又将黄梅雨称霉雨,因而“入梅”“出梅”也可称为“入霉”“出霉”。这一时期气候特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又称这时期为“黄梅天”。

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终止日期称作“出梅”。

古代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每年的入梅日期是芒种节气日后的第一个丙日,出梅时期是小暑节气日后的第一个未日。按阳历日期计算:入梅日期大致是在6月6~16日,出梅日期大致是7月8~19日。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