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
淡日寒云互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
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
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
岁穷游子自销魂。
【诗词鉴赏】
本诗写于大寒时节,是诗人酒后出猎时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叙事,天刚亮,诗人就骑马出了城,冬日将出,寒雾正浓,疾风吹散了诗人的醉意。狐兔稀少,藏于深林。“深”“远”二字写出了如今大地贫瘠,兽迹难觅,也为尾联中诗人的感慨打下铺垫,不是因为大自然对我们不够慷慨,而是现如今这战乱灾荒让人忍不住悲苦哀愁啊!
诗文语言平实,但景物描写生动,借景抒情,流畅自然。诗人关心国事,心忧天下,对于国家战乱不定的忧愁感伤,以及对人民生活困苦的深深同情,在本诗中可见一斑。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纼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诗词鉴赏】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是他亲眼看见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过得十分痛苦,后一部分写作者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做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做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回次妫川大寒
宋·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
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
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
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
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
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
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
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
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
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
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诗词鉴赏】
本诗借描写边塞大寒时节苦寒之景的变化,运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诗人对于收复失地的深切期盼。前半部分主要写大寒时节的恶劣天气,风如狂兽,天地之间尽是青白之色,飞沙积雪,随风击打在诗人身上。云中这块地方,本是汉人的领土,却被金人抢占。鸟兽绝迹,滴水成冰,元气崩坏,阴寒异常,经常会冻得手指皲裂。后半部分抒发感慨,如果云中能受到天子的恩泽,那么必将是一片春风得意,草美花香。前后景致对比差异巨大,透露出诗人内心强烈的期盼。
诗文借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对国家真挚的热爱。诗中词汇大气磅礴,对比转折干脆直白,将诗人的迫切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