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天象的不断观察,开创出了节气这种独特的历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变得科学和丰富,到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
与惊蛰有关的耳熟能详的谚语

雷打惊蛰前,二月雨连连

如果惊蛰前打雷,那么当年阴历二月份的雨水就会较多,这一年一定是丰收年。否则春天可能降雨偏少。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如果没有到惊蛰时节,却提前打雷了(雷鸣于惊蛰之日前),那么这一年时常有大雨的可能性较大,并且阴天也比较多。惊蛰期间何时打雷对农作物具有很大的影响,多雨的天气对山区作物生长有好处,因此人们期盼惊蛰响雷声。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时节,在阳历3月份,此时气温已明显回升。地温回升,土壤解冻,人们称此时为“地气上升”。惊蛰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这个时候如果进行春耕,开犁松土,便会有一股热气从土壤里蒸腾起来。此意也就是农谚中所说的“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不犁地,好似蒸笼跑了汽

在惊蛰时期,土壤开始解冻,地温也在回升,土壤里的水分顺着土壤毛细管上升而蒸发掉。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若有过冬小麦的农田,应及时耙耱,或用漏锄浅锄行间土壤;无过冬作物的农田,实行无铧浅犁。经过耙耱浅锄或浅犁,就切断了地表层的土壤毛细管,从而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否则像农谚中所说那样“惊蛰不犁地,好似蒸笼跑了汽”。

惊蛰暖和和,蛤蟆唱山歌

因惊蛰时期气温回暖。当气温、地温回升到10℃左右时,蛰伏在地下的蛙类、蛇类便从土壤中、洞穴里爬出来活动。田野里便开始出现了蛤蟆的鸣叫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蛤蟆唱山歌”。

惊蛰民间谚语荟萃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