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拜寄:认干爹干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雨水节气期间,撞拜寄是客家人的主要民俗之一。撞拜寄这种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风俗,是借助、联合自然与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儿女成长的直接体现。拜寄在中国北方也称认干亲、打干亲,南方多称为认寄父、认寄母、拉干爹等,其实也就是为孩子认干爸干妈,直白地说就是攀亲戚。
在客家地区,随处可见古树旁、水井边、社公庙、大石下均有刚刚烧完的纸钱和一些未燃尽的蜡烛以及满地的爆竹纸屑,这就是它们的干儿子或者干女儿献给它们的礼物。客家人多以树生、水生、地生、石生给男孩子起名,或以石娣、福娣(客家称土地为福德正神)给女孩子起名,这些名字寄予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厚望。
这种选择自然之物作为拜寄对象的做法可谓历史悠久了,而且是人们的最初之选。大自然的力量巨大而神秘,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撑下,人们由崇拜、敬畏,发展到用虔诚之心与自然攀上亲缘关系,甘为其子民。从风雨雷电、鹰豹虎狼到金木水火土,都有它们千千万万的儿孙。择物拜寄的方式至今还存在,它仍保留着原始的本真和对自然神秘力量的笃信不疑。
雨水节气撞拜寄,一般在天刚亮的时候,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着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便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撞拜寄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有的时候如果希望娃娃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知书识礼、有字墨的文人为干爹;如果娃娃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被拉着当干爹的,有的扯脱就跑,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就会爽快地应允。行完跪拜礼后,干爹就要为孩子取名,还得给干儿女赠送钱物,这就算是拜寄完成,今后两家就像亲戚一样走动。撞拜寄找干爹、干妈的寓意,乃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实在没有机会将儿女拜寄给人,那么就只好将儿女拜寄给山、石、田、土、水、树等其他物体。
雨水时节,妇女有回家的习俗
雨水是一个节气,但不是一个节日,但是在四川一带民间有妇女在雨水这一天回娘家的习俗。当地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回去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女儿,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回到娘家后,母亲还要给女儿缝制一条红裤子,让其穿在衣裤里面。
转九曲是祭祀老子的一种活动
转九曲,也称“九曲会”“灯游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举行,盛行于陕西延安、榆林一带,是祭祀老子的一种活动。“转九曲”活动阵地的摆法是按照传说中姜子牙“黄河阵”的阵式来摆的。组织者在广场上设东、西、南、北、中等九门。九门连环在一起。将360根高粱秆等距离地栽成一个“四方形阵图”,俗称“柱头”;再将柱头与柱头连接起来点放367盏灯。中间那根柱头,点放7盏灯,叫作“七星灯”。就整个形式看,九曲就像一座很大的城郭。九曲十八弯,没有重复的路径。这大城郭内又有9个小城廓,小城廓的门径、走法各不相同。转九曲只能顺着围墙顺序走,只许前进不许后退,也不准拐弯,转移方向。否则,你就走不出去。古时候的“转九曲”是一种祭祀老子的宗教活动。现在人们把“转九曲”当作一种益智娱乐游戏或健身活动。
雨水节气的传统习俗:占稻色
雨水节气是否下雨,往往成为一年是否风调雨顺的征兆。
宋代以前,中国农业甚至整个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宋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部中国的稻作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主体。由宋至元再历经明清,客家近千年地传承着宋代特色的稻作文化习俗,雨水节爆糯谷花“占稻色”便是其中之一。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记载了当时华南稻作地区“占稻色”的习俗:“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孛罗”即“孛娄”,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提到:“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也有“拈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一句,诗人自注云:“炒糯谷以卜,俗名孛罗,北人号糯米花。”
雨水时节主要民间风俗习惯
撞拜寄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这天,年轻妇女会带着幼小的儿女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拜他为干爹或干妈,磕头拜寄,行人会给小孩派发红包。
占稻色
客家人有雨水节“占稻色”的习俗。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得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妇女回家
雨水时节,四川一带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孩子和炖好的罐罐肉回娘家探望父母。
新媳妇躲灯
雨水期间的元宵节这天,彩灯高挂,在民间有观灯的习俗。新媳妇观灯是有讲究的,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娘家灯,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婆家灯。
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卜谷”的习俗,将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客家人雨水节“占稻色”与吴越民间正月十四“卜谷”具有同样的民俗意义,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态。正月十四正值雨水节前后,时间上差距不是太远;爆谷所用材料、爆谷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照田蚕——预测天气旱涝
照田蚕,是指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在田间插一根长竹竿,长竹竿上挂一盏灯,通过观察火的颜色来预测一年的天气旱涝情况。明代方鹏所撰《昆山人物志》中记载:“元宵之灯火,火色偏红预兆旱,火色偏白预兆涝。”另外,农家还要将点灯的蜡烛余烬收藏起来,置于床头,认为这样能给主人家的蚕桑生产带来好运。后来照田蚕的时候,人们把彩灯做得越来越精巧,照田蚕也就失去了原本预测天气旱涝的意思,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灯展的娱乐活动。
天穿节是纪念女娲补天
每年的正月二十是天穿节,又称“补天穿”“补天漏”“补天地”“天饥日”。相传这一天为女娲补天日。远古时候,世界上只有女娲一个人。她十分孤单寂寞,于是用黄土和泥,捏造成人的形象,世界上才有了人类。这时,天上的神仙发生了冲突,打起仗来,把天踩塌了半边,露出个大窟窿,大地成了横一道竖一道的深坑。结果造成天崩地裂,火山爆发,洪水浩荡,猛兽巨鹰到处横行扑食人类,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女娲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孙后代,就采来五色彩石日夜冶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也就是正月二十这一天,终于把破裂的天空修补好。为了结实起见,女娲还斩了乌龟的四只脚,作为天柱,撑住了天;并且杀死猛兽巨鹰,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女娲“补天补地”的神功,就在正月二十这天吃烙饼、煎饼,并要用红丝线系饼投在房屋顶上,谓之“补天穿”,这一天也被称为“天穿节”。天穿节随后也演变成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万物欣荣、农业丰收和安乐和平的节日。
填仓节是纪念冒死开仓放粮的仓官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填仓,意为填满谷仓。
传说古时候,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帝不顾人民死活,照样强征皇粮,以至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是到了年关,穷人更是走投无路。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官守着大囤的粮食,却眼看着父老弟兄们饿死,心里着急冒火,多次上书皇上禀报民情,杳无音讯。实在无法忍受,便冒死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仓官知道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被活活烧死。这件事发生在正月二十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仓官,重补被烧坏的“天仓”,于是相沿成俗,填仓佳话也因此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新媳妇观灯有讲究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古称上元日、上元节。因为这一天最热闹的时间是在晚上,所以又称元宵节。人们有在元宵夜挂彩灯、闹龙灯、观灯、猜灯谜的习俗。所以又叫灯节。根据习俗,正月十五是过大年的最后一个高潮,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算过完了。在这一天,人们大多会尽情地狂欢,吃元宵、挂彩灯、放焰火、闹花会等。企事业机关、团体、商家店铺和老百姓门前一般都会挂彩灯或宫灯,街头巷尾,灯火辉煌。小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成群结队,手持各种形状的花灯到大街上嬉闹追逐。不会走路的小孩则由大人抱着,或者架到脖子上逛闹市区。
在这人山人海的观灯人群中,刚结婚的新媳妇们观灯有严格的规矩,由于她们要受到一些约束,即大家都在赏灯,而她们却要躲灯。许多地方有“出嫁闺女不看娘家灯”的习俗,俗称“躲灯”。这“躲灯”习俗,各地也不相同。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娘家灯,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婆家灯,有的地方是既不能看娘家灯也不能看婆家灯。“躲灯”是针对新婚媳妇而言的,并不是所有的出嫁闺女都不能看娘家灯或婆家灯。很多地方是结婚当年躲灯,以后不必再躲,如陕西陇县。有的地方则是三年,有俗语“三年不看娘家灯”“新媳妇三年不看婆家灯”等。黑龙江一带的新媳妇头三年要“躲灯”。三年以后就没有什么讲究了。
民间所说的躲灯的原因,显然都属于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