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景色:阳光明媚,柳绿桃红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自从进入春天以来,“立春”春意萌发,迎来“雨水”,到“惊蛰”地气回升,蛰虫启户始出,进入到“春分”的滚滚春雷,到达“清洁而明净”的清明时节,历经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时春天的景色是阳光明媚,柳绿桃红,群山如黛,百鸟啼鸣,生机无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此时,东亚大气环流已基本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
清明前后清爽温暖,农家开始植树造林,春耕大忙
清明时节,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至12℃以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这个节气,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因而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相传汉高祖刘邦因多年在外征战,无暇回故乡,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才回乡祭祖,但却一时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后在群僚的帮助下才在乱草丛中找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便命人修坟立碑,并植以松柏做标志。恰巧这天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刘邦便根据儒士的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此后每逢清明,他都要荣归故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植树活动。后来此习流传民间,人们便将清明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民俗。到了唐代,清明踏青与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插柳原意是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之中也起到了植树的作用。当然,清明插柳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纪念晋人介子推。到了唐代,由于清明、寒食两节相邻,人们为了祭礼方便,就将两节合而为一,于是寒食插柳、植柳的风俗便演变为清明插柳与植柳的风俗。从此以后,代代流传。直到1979年2月,为了纪念孙中山,也为了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除大力提倡清明植树的民俗活动外,又制定了全民义务植树日,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从而使民间的插柳、植柳习俗又有了新的社会意义。使植树造林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清明时节,黃淮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花已经盛开了,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冬小麦也进入拔节期。该时节,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的旱地作物、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耕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清明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华南地区的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要抓住有利时节及时耕种。
清明时节雨纷纷,适时春灌防春旱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真正的春季。但此期间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诗人杜牧所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般是指我国南方春季的锋面降水现象。4月的江南雨日大多数在16天左右,雨量在1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雨量还要更多。这时天气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但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尤为宝贵,这些地区很有必要在蓄水保堤的同时,适时做好春灌、防止春旱的准备工作。